保定市“非遗”满城“寸跷”演出。 徐巧明 摄
中新网保定6月13日电 (吕子豪 徐巧明)6月13日,是中国第15个“文化和天然遗产日”。当日,徐水北北里舞狮、清苑绣球龙灯、孙式太极拳、扈家吹歌等近百项国度、省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齐集在河北保定军校广场汇展。 现场,河北省级“非遗”清苑绣球龙灯演出拉开展演序幕。16名演出者身着艳服、法式同等随龙头摆动,引龙人手持彩球(龙珠)引红、绿两条彩龙做舞,“大过桥”“玉轮门”“抄连环”“二龙逗宝珠”等表态赢得阵阵喝采。 河北省级“非遗”清苑绣球龙灯演出之“二龙逗宝珠”。 徐巧明 摄 锣鼓声响,国度级“非遗”徐水北北里狮舞表态。一头雄狮冲上舞台,时而奔腾,时而翻腾,漂移、倒挂等高难度举措,令人赞叹不已。舞毕,4头狮子跳下台,摆头眨眼、抓耳挠腮,引小伴侣们一片叫嚣。 保定市“非遗”满城“寸跷”的演出颇引人存眷。“寸跷”以女人行当脚踩四、五寸的木制矮跷而得名,是一种没有详细情节的纯情感跳舞。8名“拉花”脚踩寸跷,2名“拉趟”手持打马鞭,踏着锣鼓点,共同舞队中央的“老逗”“老坐子”,群舞、群唱,时势热烈。 国度级“非遗”徐水北北里狮舞表态。 徐巧明 摄 据该演出组织者保定市满城区东于河村党支部书记高峻雨称,据传,“寸跷”由宫庭舞演变而来,至今已有200余年汗青。上世纪九十年月初,内地文化馆组织职员深入村子,对这一濒临灭尽的古文化遗产举办掘客清算,并将其搬上了舞台。 清苑绣球龙灯演出者戎文学称,跟着国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,进修舞龙武艺的年青人逐年增多,“老祖宗传下的武艺后继有人了,极端欣慰。” 据悉,当日的“文化和天然遗产日”展演展示勾当由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、保定市莲池区人民当局等主办。同期,“醉美保定·非遗文化研学之旅”线路推介勾当启动,20部保定市非遗名录项目传承记载片上网展播。(完) |